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科技日报】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首栋建筑单体完工

2025-07-31 科技日报 龙跃梅 张玮
【字体:

语音播报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迎来新进展。7月29日,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项目首栋建筑单体——放射性固体废物暂存厅顺利提前完工,为后续精密设备安装、系统联调等关键环节筑牢根基。

中国散裂中子源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是被誉为“超级显微镜”的大科学装置。2018年8月23日,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国家验收。2024年1月9日,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正式启动,主要建设11台中子谱仪和实验终端,并新增国内首台缪子实验终端和高能质子实验终端。二期工程建成后,中国散裂中子源中子散射应用的覆盖范围和能力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设备装置研究能力将大幅提升,实验精度和效率显著提高,将为探索科学前沿及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提供科技利器。

大科学装置的建安工程是保障装置性能的基石。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建安工程是广东省和东莞市的重点建设项目,将新建直线设备楼(二期)及直线低温厅、实验支撑设备楼、背散射谱仪实验站、放射性固体废物暂存厅和高能质子实验厅等5栋建筑单体。工程于2024年7月开工,计划于2026年8月竣工,建成后将有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原始创新能力,与其他大科学装置形成集群优势。

目前,中国散裂中子源建安工程各项节点正按计划推进,后续将通过倒排工期、优化工序及资源投入,全力保障“8月底背散射谱仪实验站完工、年底全面主体封顶”两大年度节点目标如期实现。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25-07-31 02版)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