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新华社】中国科学家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勒福赞奖”

2025-09-20 新华社 罗毓
【字体:

语音播报

9月19日,在法国巴黎,中国科学家成里京在“阿勒福赞奖”颁奖典礼现场。新华社记者罗毓摄

9月19日,在法国巴黎,中国科学家成里京在“阿勒福赞奖”颁奖典礼上演讲。新华社记者罗毓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日在巴黎总部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勒福赞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杰出青年科学家国际奖(简称“阿勒福赞奖”)颁奖典礼,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成里京获奖,以表彰其为海洋气候变化提供的科学证据,这些证据是评估风险、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基础。

教科文组织介绍,成里京的工作包括开发海洋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集,研究海洋热含量、盐度和溶解氧历史变化,以及揭示地球的能量收支和水循环演变。他协调国际同行提高海洋数据质量,构建高质量网格数据集,理解海洋如何响应气候变化,研究相关风险以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并为全球气候适应和减缓政策决策提供支撑。

“很高兴获此殊荣,海洋气候变化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学科,希望借获奖契机为学科争取更多关注,未来能有机会做更多贡献,推动海洋气候研究并服务气候治理。”成里京对新华社记者说。

今年另外4名获奖者分别来自塞浦路斯、摩洛哥、纳米比亚和秘鲁。他们因通过科学技术类教育赋能青年、开发乳腺癌风险预测工具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等方面贡献而获奖。

“阿勒福赞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沙特阿拉伯的阿卜杜拉·阿勒福赞教育基金会于2021年联合设立,每两年颁发给5名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的青年工作者,表彰他们在国家、地区和全球层面对科学事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贡献。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