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为人类共同福祉构建全球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体系》报告发布现场。光明网记者 李伯玺/摄
11月8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安全与治理推进计划研究成果——《为人类共同福祉构建全球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体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发布。
专委会主任委员及安全与治理推进计划联合牵头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中心主任、北京前瞻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研究院院长曾毅,专委会安全与治理推进计划联合牵头人、剑桥大学教授及智能未来中心人工智能未来与责任项目主任肖恩·欧·海格缇(Seán Ó hÉigeartaigh)共同介绍了此项联合研究成果的形成过程及主要内容。
《报告》系统梳理了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应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他领域的全球治理多边实践经验;重点围绕机制设计展开分析,探讨如何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出发,构建具有广泛国际共识的全球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体系。
《报告》指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碎片化加剧,构建完善的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体系已刻不容缓。当前应着力解决四个关键问题:一是防范应对全球性的安全风险;二是平衡各国的发展能力水平与治理诉求差异;三是协调多利益攸关方来实现有力行动;四是克服在此过程中地缘政治与意识形态带来的障碍和干扰。为此,各方应通过强化风险应对协同机制、深化能力建设合作机制、健全履约审查与监督机制、完善科学研判与决策机制等,整合优化全球安全与治理资源,共同推动构建以联合国为中心的,能够确保安全、确保包容、权责明晰、协调有力、权威高效的全球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体系。
据了解,此次《报告》的起草凝聚了多方智慧,来自的全球专家学者肯定了构建完善全球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体系的重要现实意义,并对报告的系统性与建设性给予认可,期待以此次发布为契机,为全球范围内的相关讨论提供有益参考,进一步凝聚广泛共识,携手推进全球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新格局加速形成。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