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科技日报】云南抚仙湖发现淡水螺新属种

2025-11-12 科技日报 赵汉斌
【字体:

语音播报

记者11月10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与南昌大学领衔的科研团队近期在云南抚仙湖首次发现盖螺科1个全新螺属——远岸螺属以及8个新物种。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期刊《林奈学会动物学杂志》上。

抚仙湖是云南水域面积第三大、深度最深的淡水湖,其形成于约340万年前的上新世。研究团队通过系统调查,对从抚仙湖采集的螺类标本进行了贝壳形态、胎壳雕刻、齿舌结构及生殖器特征等多个方面的细致分析,并结合线粒体与核基因片段测序,最终确认1个新属远岸螺属及8个新物种。

新发现的物种包括远岸螺属下的银匙远岸螺、大池远岸螺、冰糯远岸螺、俞元远岸螺,以及昆明螺属下的玻璃昆明螺、铁锏昆明螺、珍珠昆明螺、流萤昆明螺。这些螺类仅分布于抚仙湖湖区,且其中很多种的分布区域极其狭窄。

通过分子系统学和分子钟研究,研究人员发现远岸螺属是昆明螺属的姐妹群,二者在约1300万年前分化成两个属。昆明螺属具有两个演化分支,其中一支是抚仙湖特有分支,包含了玻璃昆明螺、铁锏昆明螺和流萤昆明螺;而另一支则包含了珍珠昆明螺和滇池特有的昆明螺。

抚仙湖作为珠江源头重要水源地,其生物多样性研究对理解淡水生态系统演化具有全球意义。此项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抚仙湖极高的淡水生物多样性和特有性,使抚仙湖已知的淡水软体动物物种增加到了41种。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25-11-12 06版)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