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8月4日,由商务部主办、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承办、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协办的“中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防灾减灾措施和技术培训班”,经过2周的专业讲座、现场教学和野外考察、参观等,于2017年在新疆乌鲁木齐落幕。
在培训班的结业典礼上,新疆生地所副所长吉力力·阿不都外力、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援外培训执行协调办公室主任哈雨分别作总结讲话,同时为学员颁发了培训证书。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在总结中指出,科学技术是为全人类服务的,学员们通过此次培训学习了中国在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领域的成果和经验,希望学员将学习到的技术分享到自己的国家。他还强调,中国是个开放的国家,新疆生地所在中亚建立了科技合作平台,希望未来能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并希望未来能够加强与商务部的合作。
哈雨在总结中谈到,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问题,中国是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并积极推进应对全球变化工作中的南南合作与南北合作,相信越来越多的国家都会在与中国的合作中受益。中国在应对气候问题上已走在世界前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愿意搭建这个平台促进中国和中亚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他希望这次培训是双方合作的开始,希望学员回国后能成为推动中国和中亚国家交流合作的友好使者。
参加此次培训班的学员主要是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紧急情况部和乌兹别克斯坦铁道部以及金融学院的11位官员,学员在北京接受了为期一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防灾减灾技术培训。在新疆培训期间,学员们考察了新疆生地所阜康荒漠生态野外科学观测站,参观了研究所标本馆和实验室,听取了关于研究所概况、研究所在中亚的合作进展与展望以及研究所在中亚防灾减灾领域取得的成果和经验等相关讲座,并与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讨论了未来合作的可能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