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7月29日,第三届海岸带大会在山东烟台召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坤元”大模型首席科学家苏奋振发布了两款自主研发的大模型——“坤元·感东南”与“坤元·拟千海”。两款大模型分别针对陆和海,构建起陆海智能监测与模拟技术体系。这是遥感与海洋研究融合人工智能的重要成果,有望为区域遥感精准快速探测和全球海洋模拟提供支撑。
“感东南”大模型聚焦东南亚陆地区域资源环境探测,凭借自主研发的样本自动生成及参数高效微调技术,实现了1990年至2020年东南亚长时序土地覆盖精准探测,7大主要类别的总体精度超92%。该模型运算效率高,基于消费级NVIDIA 4090显卡,仅需3至4小时便能够完成东南亚地区土地覆盖探测。这一成果革新了传统资源环境探测模式,推动东南亚地区资源环境研究迈向智能化、高效化新阶段。
“拟千海”大模型用于解决大洋千米层数据匮乏和理论局限的困境。科研人员针对性提出物理时空关系引导的时空智能通用建模框架,引入时间-空间关联信息创新编码自回归预训练模型,并采用渐进式微调策略同化130余万条Argo轨迹数据,实现了大洋千米层流场高精度时空智能建模,较传统方法精度提升可达25%。该模型能够助力中层洋流动力学特征、物质输运机制及其多尺度相互作用规律解析,深化人类对海洋动力过程与全球气候系统的科学认知。
未来,研究团队将通过注入海量地理数据拓展监测维度,降低系统应用门槛,为陆海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团队将重点提升对土地覆盖演化、海洋灾害响应等海岸带复杂现象的探测预报能力,为全球海岸带科研与应用领域打造更强大的技术平台。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