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手性双核铜不对称催化研究取得进展

2025-08-12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铜催化的不对称炔丙基取代反应是构建手性炔丙基骨架的重要工具,但通过炔丙基取代-环化反应构建环状手性季碳中心仍有待探索。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王晓明课题组采用自主开发的手性苯并[c]噌啉双噁唑啉骨架支撑的双核铜络合物作为催化剂,实现了季碳炔丙基酯与多种C,O-双亲核试剂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构建了系列包含有手性季碳中心的二氢呋喃衍生物。该反应底物兼容性广泛,对多种C,O-双亲核试剂和季碳炔丙酯底物均适用,且能实现对带有两个相似烷基的底物的高效不对称催化,产率和对映选择性良好。

实验与理论计算表明,双核铜结构在催化中保持完整,两个铜核分别通过σ键和π键相互作用与亚丙联烯基配位,将亲电位点拉近至手性配体环境,为环状手性季碳中心构建提供精准控制。

该方法合成实用性良好,克级反应顺利进行,产物可转化为多种有价值的衍生物,为手性季碳中心构建提供了高效策略,也为多核金属催化应用带来新启示。

相关研究成果以Enantioselective construction of cyclic quaternary stereocenters via dinuclear copper catalyzed asymmetric [3 + 2] propargylation/annulation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研究工作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双核铜络合物催化的不对称[3+2]环加成构建手性季碳中心

打印 责任编辑:梁春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