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铜催化的不对称炔丙基取代反应是构建手性炔丙基骨架的重要工具,但通过炔丙基取代-环化反应构建环状手性季碳中心仍有待探索。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王晓明课题组采用自主开发的手性苯并[c]噌啉双噁唑啉骨架支撑的双核铜络合物作为催化剂,实现了季碳炔丙基酯与多种C,O-双亲核试剂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构建了系列包含有手性季碳中心的二氢呋喃衍生物。该反应底物兼容性广泛,对多种C,O-双亲核试剂和季碳炔丙酯底物均适用,且能实现对带有两个相似烷基的底物的高效不对称催化,产率和对映选择性良好。
实验与理论计算表明,双核铜结构在催化中保持完整,两个铜核分别通过σ键和π键相互作用与亚丙联烯基配位,将亲电位点拉近至手性配体环境,为环状手性季碳中心构建提供精准控制。
该方法合成实用性良好,克级反应顺利进行,产物可转化为多种有价值的衍生物,为手性季碳中心构建提供了高效策略,也为多核金属催化应用带来新启示。
相关研究成果以Enantioselective construction of cyclic quaternary stereocenters via dinuclear copper catalyzed asymmetric [3 + 2] propargylation/annulation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研究工作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的支持。
双核铜络合物催化的不对称[3+2]环加成构建手性季碳中心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