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硫酸盐深紫外双折射晶体研究取得进展

2025-11-13 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双折射是晶体材料对偏振光表现出各向异性折射率的重要光学性质,在集成光调制器、电光开关及非线性光学频率转换等现代光电技术中具有关键作用。硫酸盐因其所含的[SO4]四面体基团具有宽能隙特点,被认为是深紫外光学材料的理想候选体系。然而,[SO4]四面体结构的极化率各向异性低,严重限制了硫酸盐体系双折射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近期,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团队将具有f0电子构型的稀土金属Y3+离子引入传统的碱金属硫酸盐中,成功设计并获得AY(SO4)2A3Y(SO4)3A=K,Rb,Cs)六例化合物。

结构分析表明,Y3+形成了高度畸变的[YOn]多面体(n=7,8),与[SO4]四面体构建出维数可调的Y–O–S网络结构。随着碱金属阳离子半径增大,Y–O–S框架由三维逐渐降维为近似二维的层状结构,显著增强了结构的光学各向异性。理论计算表明,该系列化合物的双折射在0.013–0.056@546nm之间,最高可达到对应的母体碱金属硫酸盐的25倍,优于绝大多数已报道的硫酸盐深紫外双折射晶体。同时,所有化合物均保持吸收边低于200nm,满足深紫外应用的需求。

该研究实现了深紫外硫酸盐双折射性能的大幅提升,为后续设计高性能硫酸盐深紫外双折射晶体、非线性光学晶体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材料化学》(Chemistry of Material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青年交叉团队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阳离子调控下的Y–O–S层状结构实现双折射的大幅提升

打印 责任编辑:梁春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