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国内动态
创造性推动中关村示范区建设
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加快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大会召开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记者 张赋兴 发布时间:2010-04-29 【字号: 小  中  大   

 近日,“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加快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大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等相关领导出席大会。

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在会上宣读了国务委员刘延东关于示范区建设的批示。批示中说,一年来,北京市加强领导,科技部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协调配合,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扎实,成效显著。希望中关村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在产权制度、科技金融、政府采购、人才引进、股权激励、行政管理和建设创新环境等方面加大先行先试力度,积累经验,完善体制机制,立足发挥综合性辐射带动作用,为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作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09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关于股权激励、科技金融、政府采购等各项先行先试的改革取得了显著进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研究制定了支持中关村创新创业的税收政策,已获国务院批准,将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人员股权激励、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教育经费列支等4个方面,在中关村开展税收政策试点。

2010年,中关村示范区将争取全年企业总收入在2009年的基础上再增长15%以上。

万钢指出,加快中关村示范区建设发展,首先要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第二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加快成果产业化步伐;第三要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第四要加强高端人才的培养和聚集,努力形成创新人才,特别是青年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第五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成为加速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高地,成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持续动力的核心载体,成为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重要平台,成为推动自主创新、实现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和辐射源。

刘淇在讲话中也充分肯定了中关村示范区一年来在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先试改革试点工作和自主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

刘淇强调,要从4个方面狠下功夫,创造性地推动中关村示范区建设。

一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狠下功夫。积极争取国家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开展一批新的先行先试改革试点;形成有社会主义制度独特优势的科技创新机制,创造出比国外科技园区更有活力的体制机制;落实支持创新创业的金融服务和税收等政策,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将中关村打造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家基地。

二要在促进创新型企业做大做强上狠下功夫。在中关村培育和成长出一批十亿元、百亿元、千亿元级的创新型企业;深入推进“一企一策”的扶持措施,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务政策;加快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自主创新,特别要围绕替代进口开展自主创新。

三要在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在京落地和产业化上狠下功夫。改革科技经费和产业化资金使用模式,通过股权投资方式支持一批成长性好的企业和项目;完善重大科技成果的信息筛选和评价机制,建立重大项目落地服务和审批绿色通道,做到一旦有项目,就尽快落地。

四要在引进高端人才上下功夫。力争通过引进一个高端领军人才团队,带回一批高科技专利,造就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项目,带动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