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一线动态

第三届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际学术会议召开

2025-08-11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8月7日至8日,“第三届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际学术会议”在新疆喀什举行。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主办,喀什大学、中国-塔吉克斯坦生物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体、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国立大学、新疆植物学会、新疆动物学会和新疆地理学会等单位联合承办。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美国、蒙古、巴基斯坦、尼泊尔等21个国家的100余位专家参加会议。

本次大会以“开放科学与知识共享,助力干旱区‘30×30目标’实现”为主题,设置“开放科学与生物多样性知识共享”“保护地规划与保护成效评价”“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入侵”“干旱区生物多样性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技术创新驱动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5个平行会议,以及“保护干旱区生物多样性,助力《昆-蒙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实施”和“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圆桌对话。

新疆生地所所长张元明主持开幕式。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院士Abdusattor Saidov、哈萨克斯坦教育科学部科学委员会动物研究所研究员Roman Jashenko、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马克平、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教授Alessandro Chiarucci等9位专家作特邀报告。来自16个国家的42位专家就相关议题报告最新进展,10位专家在圆桌论坛发表观点。

2021年和2022年,新疆生地所连续举办两届“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际学术会议”。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支持下,新疆生地所联合发布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干旱区生命共同体宣言》,牵头成立了“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体(BCAA)”。目前,BCAA已聚集17个会员机构,通过开展合作研究、知识分享和能力建设等活动,推动共建干旱区生命共同体,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2050年生物多样性愿景作出应有贡献。

会议期间,新疆生地所与喀什大学签署《战略科技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学科共建与提升、人才联合培养体系创建、科研协同创新、国际合作空间拓展、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等构建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打印 责任编辑:任霄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