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9月27日,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期间,由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牵头撰写的《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SDGs十周年特别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联合国官网正式发布。
报告经过来自40家科研机构160余位专家的共同努力,整合遥感监测、地面观测、统计调查及国际组织报告等多维度数据,对2015年至2024年十年间全球7个及中国全部SDGs进行定量分析与系统评估,全面总结了我国自2030年议程通过以来可持续发展十年的进展。
报告显示,中国在落实SDGs方面取得较好进展。截至2024年,全国233个指标中已有141个(占60.5%)接近或实现2030年目标。
研究发现,中国在新能源开发和公共交通等领域进展领先全球。截至2024 年,中国风力发电机组安装数量全球第一;城市可便利使用公共交通人口比例、执行减灾战略的省级政府比例均已提前实现2030年目标;海上养殖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海水产品产量连续位列全球第一;森林覆盖率增长至25%以上,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的国家。
报告还揭示了中国在多个关键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产生积极影响。中非农业合作有效促进主粮作物在粮食安全脆弱区的生产保障。光伏发电在全球约75%的地区投资回收周期已低于或接近传统火电或水电,中国的技术创新与规模化生产发挥了关键作用。
报告呼吁国际社会进一步扩大数据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深化指标监测与政策模拟的联动,加强气候变化、能源转型和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的跨目标协同治理。报告强调,设置与各国统计数据相匹配、数据易于获取的国别SDGs指标,发展SDGs指标的大数据监测评估新方法等,是“后2030议程”的重要发展方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