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11月9日,“磐石V1.5:一站式科研平台”在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正式发布。该版本是继今年7月26日1.0版本发布后的重要演进。
在本次V1.5版本升级中,平台增强了“磐石·科学基础大模型”与“磐石·文献罗盘”的基础能力,新增了“磐石·创新评估”与“磐石·智能体工厂”两个科学智能体。
“磐石·科学基础大模型”在科学推理与模态理解等方面取得提升。在科学推理方面,该模型可支持128K超长上下文工具调用,新增图像裁剪、缩放、翻转等代码操作提升多模态推理能力,并降低了模型输出的数字幻觉。在模态理解方面,对于波数据理解,该模型能够精准预测各类恒星耀发现象,识别准确率超70%;对于谱数据理解,该模型实现了不依赖底库的未知分子结构生成,在采样10次条件下的精确匹配率达99.5%;在场预测任务中,该模型预测精度相较单领域模型最高提升28.6%。
“磐石·文献罗盘”实现效能提升。文献罗盘的文献调研覆盖度提升59.3%,可高效自动生成图文表并茂的文献综述,使处理效率提升至2.4倍。在科研写作环节,文献罗盘支持从论文、报告到演示文稿的规范撰写与专业呈现。
新增的“磐石·创新评估”可为科研选题到技术方案创新评估等关键节点的科研决策提供支持,可辅助完成跨学科选题发现、科研文献投稿建议与学术文稿修订优化指导,形成从灵感到影响力的研究闭环。
新增的“磐石·智能体工厂”可帮助研究人员更低壁垒地创建和使用专业科研工具。智能体集成自然语言生成智能体、多智能体协同编排、可持续工作流与智能体管理等能力,可实现智能体自主规划、多智能体协同与可持续管理,为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更加高效、智能化的支持。
目前,“磐石”已在多个学科领域实现应用。在天体物理领域,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基于“磐石”开发出恒星参数智能反演工具链。在能源材料领域,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基于“磐石”构建全自动端到端的材料逆向设计系统S1-MatAgent。在力学工程领域,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基于“磐石”研发出智能载荷计算技术,将数据稀缺场景下的关键参数误差降低42%,支持多格式三维构型输入,可自动完成从数据解析、专用工具调用到结果可视化的全流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