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芳澜与夫人邓淑媛


青年时期的戴芳澜


  只希望入党之后加强马列主义学习,不断自我改造,依照党的政策和决议贡献我的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建成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摘自戴芳澜1956年4月《入党志愿书》)
  1973年1月3日下午4时15分
  中国科学院院士戴芳澜在修改书稿中度过了生命中最后一个小时
  他在《中国真菌总汇》前言中写道“谨以这本书作为我个人晚年对人民的一点贡献吧。”
  1927年盛夏
  金陵大学生物系主任、美籍人士史德蔚要采集中国西南地区的真菌标本
  年轻的病理系主任戴芳澜力争
  要求采来的标本要一式两份
  一份留在中国,一份寄往美国
  史德蔚看不起中国人
  称“中国又没有人搞这方面的工作留一份标本有什么用呢?”
  “中国有人搞!”
  “谁?”
  “我!”
  “你?你过去搞过真菌分类吗?”
  “过去没有不等于以后永远没有
  就从这次采集标本开始!”   
  金陵大学教授戴芳澜镇定自若地回答
  年轻教授的一生
  从此与真菌结缘
  新中国成立后
  他恢复和组建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担任应用真菌研究所所长
  成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编纂《中国经济植物病原目录》
  撰写《中国真菌总汇》
  他是中国真菌学的创始人
  中国植物病理学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1956年
  戴芳澜加入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