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人才教育 > 工作动态

第六届手性物质科学暑期学校在上海有机所举办

2017-08-01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7月23日至28日,第六届手性物质科学暑期学校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举办。暑期学校有幸邀请到了包括南开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周其林,四川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冯小明,上海有机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丁奎岭,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张绪穆等10位从事不对称研究的杰出学者给学员们授课,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手性”在各研究领域的发展和挑战。此次暑期学校的培训学员包括来自各大高校、研究所的青年教师、博士后及相关专业研究生组成的二百余位学员。

  暑期学校的开班仪式由上海有机所副所长、中科院院士唐勇主持,丁奎岭、周其林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词。在为期五天的暑期学校培训期间,周其林给学员们授课,风趣严谨地说明了手性在自然界中的普遍存在,详细讲解了手性科学的萌芽、发展和黄金时代,并突出介绍了中国科学家在手性科学发展中做出的杰出贡献,周其林以其独到的科学眼光,向全体学员们生动展示了手性科学的历史发展和机遇挑战;来自清华大学教授王梅祥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龚流柱,分别介绍了生物催化、有机小分子、金属有机小分子联合催化在不对称合成中的高效应用;张绪穆向学员们介绍了手性催化剂在工业界药物合成中的实际应用,展示了科学研究成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上海有机所研究员游书力,深刻讲解了钯、铑、钴、铱在不对称C-H官能化中的详细机理及在有机反应的广泛应用;丁奎岭从“失败与偶然中的科学发现”这一角度,科学幽默地给学员们说明了做学问要寻根问底、火眼金睛、淡定坚持。

  此次暑期学校培训,各位老师所介绍的内容新颖,涵盖的领域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再延伸到化学生物学和生物学,激起了在座老师和同学的浓厚兴趣,课程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课后老师和在座学员们进行了多方面的交流与讨论,暑期学校培训取得成功。

手性物质科学暑期培训

打印 责任编辑:陈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