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7月30日至31日,由国家生猪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中山大学联合主办,华中农业大学承办的“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十三五’体系建设研讨暨新增岗位交流会”在湖北武汉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作为新增的肉质营养调控岗位专家出席此次会议并作报告。会议由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教授陈瑶生主持,体系岗位专家以及各综合试验站站长及其团队核心成员约8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介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设计及运行管理经验,陈瑶生介绍了“十三五”生猪产业体系建设基本情况及相关管理要求。随后,新增岗位专家分别进行工作报告,印遇龙就猪肉品质营养调控方面的研究基础、存在问题以及体系岗位工作设想等进行汇报,提出饲粮、饲草资源日益紧缺且利用率低下,以及动物性产品品质下降和抗生素残留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是限制现代畜牧养殖业发展的几大瓶颈问题,今后的岗位工作重点是通过精准饲养与健康养殖生产安全优质的动物性产品,造福百姓。与会专家就该提议以及其他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展开积极讨论,为我国生猪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是为了更好地支撑我国生猪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农业部、财政部的大力推动下,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于2007年正式启动。国家生猪产业体系技术研发中心依托单位为中山大学。目前设立了遗传改良、营养与饲料、疾病防控、生产与环境控制、肉品加工、产业经济6个功能研究室以及25个依托各大型农牧企业的综合试验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