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研究开发单原子催化剂实现乙醇高选择性氧化制乙醇酸

2025-08-19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丁云杰、严丽、宋宪根团队在乙醇高值化转化领域取得新进展。他们开发了一种新型单原子催化剂,实现了乙醇在温和条件下高选择性定向转化为乙醇酸,并揭示了水介导的氧穿梭机制。

乙醇作为一种可利用的生物质和煤化工衍生平台分子,有望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乙醇酸(GA)是生产可生物降解材料的重要原料,然而乙醇直接氧化制备乙醇酸的反应路径尚未见报道。因此,开发高效催化剂实现乙醇制备乙醇酸具有重要意义。

在该工作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控的单原子催化剂合成方法:通过调节载体预处理工艺,制备了活性炭上S/N/I配位的Rh单原子催化剂(Rh1/AC-SNI400)。实验结果表明,在160°CI2O2共同激发作用下,该催化剂可将乙醇直接氧化为乙醇酸,目标产物选择性为93%,周转频率(TOF)约为251 h-1。研究发现,S/N/I的协同配位效应提高了Rh周围的电子离域性能,降低了底物吸附和决速步的能垒。活化的碘自由基夺取乙醇的β-C- H键,从而避免了乙醛副产物的生成。

通过多项原位表征,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新的水介导的氧穿梭机制:•I和•OH自由基依次夺取并插入乙醇的C–H键。高活性的•OH自由基能够取代乙醇中原有的OH,形成C=O键,从而使所有乙醇酸产物中的氧原子都来源于水分子。同时,O2与•IH物种反应生成HIOHIO分解生成H2OO2,完成催化循环。

该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将研究内容拓展至低碳醇选择性氧化至高附加值化学品,为高效单原子催化剂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研究成果以Directly Oxidizing Ethanol to Glycolic Acid over a Single-Rh-Site Catalyst via Water-Mediated Oxygen Shuttle为题,于近日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大连化物所优秀博士后项目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研究开发单原子催化剂实现乙醇高选择性氧化制乙醇酸

打印 责任编辑:任霄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