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研究表明太阳黑子内外喷流的物理特性

2025-11-13 云南天文台
【字体:

语音播报

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团队,以2023731日由抚仙湖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NVST所观测的太阳活动区13386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分辨率波段数据,并结合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的极紫外和磁场数据,对太阳黑子内部及其周围的色球喷流的物理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位于太阳黑子半影内部喷流的投影速度为4km/s–14km/s,长度为1Mm–4Mm,宽度为0.2Mm–0.6Mm,寿命为135s–450s;相比之下,位于太阳黑子半影外部的喷流的投影速度为8–50km/s,长度为1Mm–20Mm,宽度为0.3Mm–0.8Mm,寿命为135s–630s,其在时空尺度上均大于半影内部喷流。两类喷流在日冕中均表现出明显的增亮现象,表明其具有高温特征,并可能在色球与日冕加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半影内部喷流由相互交叉的纤维之间发生的部分磁重联驱动,而半影外部喷流通常位于磁场异极性区域,并与磁通量的浮现过程密切相关。

该研究为深入理解太阳黑子区域喷流的形成机制及其在太阳大气能量传输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观测证据,同时充分展示了NVST高时空分辨率数据在太阳色球层小尺度活动研究中的独特优势。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高分辨率数据揭示太阳黑子内外喷流的物理特性

打印 责任编辑:梁春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