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在专性传粉—寄生系统中,动植物生活史紧密关联,二者之间存在高度特化的互作关系,即一种植物依赖特定的一种动物传粉,同时该动物以植物作为唯一寄主。而在群落尺度上,动植物互作呈现出模块化的网络结构。这种极端特化的生物互作关系通常被认为是脆弱且易灭绝的,但专性传粉—寄生系统在长期演化历程中保持可持续存在,其内部的维持机制仍缺乏检验。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团队,针对一类特殊的协同演化关系——“叶下珠—叶下珠蛾”专性传粉—种子寄生系统展开了研究。团队在不同地理尺度上,选取了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三个大陆群落和五个海岛群落,比较了其中算盘子属植物与叶下珠蛾(头细蛾)的相互作用模式,揭示了这类专性互惠关系得以维持的宏观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局部和区域尺度下,动植物之间均存在交互特化关系;大陆群落中,动植物互作网络呈现出模块化,但海岛群落互作网络的模块化属性存在变异;局部尺度的动植物互作网络不存在嵌套,但区域尺度下的互作网络呈现出嵌套性,这种嵌套性主要是由物种水平的寄主迁移导致。这种宏观尺度下的嵌套,促进了专性互惠关系在长期演化过程中的可持续性。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生物科学》(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

大陆和海岛群落的算盘子属植物多样性

不同地理尺度下的叶下珠(算盘子属)与叶下珠蛾(头细蛾)的互作网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